|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发展战略 > 阅读信息
慎思行:好的战略应该如何实施?
点击:  作者: 慎思行    来源: 慎思行  发布时间:2016-09-20 10:32:15

战略是否应该按行业规律办事”

我们知道大部分市场都有特定的游戏规则。我们在做战略时,首先要思考的事情就是企业在行业里未来的三年、五年内的战略导向,是按规矩,还是不按规矩来参与市场?但是,两者都可以获得成功。比如Enterprise(一家租车公司)和赫兹(Hertz)、AVIS的业务类似,只不过创立时间不长。但它现在是市场规模最大的公司。为什么它可以做到这一点?特别是作为后来者,在一个以规模和成本驱动的、以网络作为竞争优势的行业,为何它可以做到如此规模?如果它按照现有规则竞争,只能做一个跟随者。 

所以它需要思考,比如在现有的行业中,有哪些不足的地方?Enterprise有两个成功要素,一是客户忠诚度非常高。它在整个营销和服务的流程中,嵌入了很多potential to delight。业绩上涨之后,带来第二个竞争优势,每年购买的车辆数很大,所以和车厂议价的能力很强,买到的车比竞争对手的成本低很多。一般租车两三年就需要更换,因此卖车的时候,它又有了一次盈利的机会。因为它的整个租车模式和竞争对手不同,所以才有了今天的规模。

 类似的案例还有Google的创立。当Google创立的时候,雅虎已经相当成熟,Google因此打破了整个搜索的规则;中国的小米手机也是一个后来者的例子,小米打破规则,说我可以做一个老百姓都买得起的、和苹果一样好的智能手机。这些案例都告诉我们,想要取得突破性成功的后来者,很多时候都要有突破性的、不按行业方法来做的智慧。

PMO与战略实施的关键举措

我们决定了在哪里竞争、如何取胜后,就是一系列的战略举措:比如投系统、招人等。有人问我们,他的客户是否可以从小银行转型成为投行。这很难回答,不过其中有几个需要考虑的地方。首先是可行性。可行性来自于你内部的能力,来自于客户的接受程度,它是一个品牌的战略。丰田的旗下有雷克萨斯。不过丰田走高端路线的话, 就必须做两个品牌。因为丰田汽车的形象是一个质量不错但价格不高的汽车,而不是一部昂贵的豪华车。品牌决定了价格有一个限度。

另外一个,就是灵活性。如果你的企业正在或者即将步入战略规划或实施的阶段时,不要低估PMO的重要性。很多企业客户不太重视项目管理办公室,认为这是额外的。可以理解大家为什么有这样的印象,因为PMO有时候确实不能让我们看到它应有的价值,因此大家对PMO的必要性产生怀疑。

但是在做战略规划时,人们往往很难把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看得到。换句话说,规划不是100%的正确和100%的完整,因为很多细节问题都是在实施的时候发现的。其二,规划的再好,实施的顺序未必按照规划的顺序去发生。但规划的顺序有一个前因后果的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三,战略的价值来自于实施,一个很好的战略不实施,也只是一个研究而已。如果实施的周期从一年半拖到两年、三年,那战略的价值就是递延到后期才实现的,在这个拖延中失去的市场机会可能是巨大的。

其中一个例子是中国银行。04年中国银行就做了核心系统规划,到了0910月才做试点。那时,中国银行不是排第一就是排第二,现在估计排第四。其实从人才储备来讲,中国银行是在四大行中排在前面的。那么业绩为什么会从第一第二,降到现在的第四呢?问题很多,其中一个就是它的系统。在银行业,系统是很关键的。04年就开始做的规划,0910月才试点,并且还没有全面实施,这几年恰恰是中国爆发性成长的时间段,就因为这几年它失去了很多的市场机会。

战略的价值来自于实施。PMO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可以如期实施战略。所以PMO不是一个行政、协调、搞会议的职能而已。一般我们把PMO框在这样的局限里,不觉得PMO是有价值的,反而觉得为什么花那么多钱去做PMO?的确,PMO负盈收,而且可能还会带来整个治理结构、授权等很大的问题。但是我们需要重视PMO存在的必要性。如果要确保战略得以如期、如计划的实施,不论找外部人做还是内部自己做,都起码要有PMO的监督。

 我们在做举措时,作为咨询顾问常碰到的一个问题是,很多时候企业难得做一个咨询项目。要走立项、预算等一系列流程。所以咨询师来的时候,穿的是西装,而企业看到的是一个救星。企业把一生的期许都寄托在咨询师身上。零售、对公、人力、风险等等都要求把它所有的难题都解决,希望咨询师帮他们代言,争取到内部的一些资源。这是错的,因为所有东西都同步去做,等于所有东西都做不好。因为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把有限的资源,平均的分摊到所有的业务、职能部门,等于没有重点。 如果已经大而全了还好,但如果还没有做到大而全,等于没有突出的点,无处取胜。 成本没优势、差异化没优势、没有行业的影响力,即使花了很多精力、资源、财力还是会被打回原点。因为试图同一时间解决所有问题,必然会失败。

所以PMO的重要性就在于,PMO能够决定哪一个问题先来?得到多少资源支持?为什么?如何实现来带动下一个举措?如何确保实施进程?这些问题。所以选择战略举措时,一定是少数,而不是一个很长的清单。我们国内的价值观是“物超所值”,花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买一摞咨询报告是没有用的,也看不完,看完了也看不懂 。所以必须要打破“报告厚才有安全感”这种价值观。

 要针对最关键的举措不容易,所以高层的参与在战略的过程中是必要的,但很多时候高层的参与恰恰是很少的。这也是中国一个很要命的地方。高层不参与,很难做取舍的决定。并购不是因为你有钱,或者对方便宜就去买,并购也是要分析才能进行决策。目前的状况与战略目标的差距可能可以通过并购来完成,并购的初衷应该是这样,而不是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欧洲的公司反正也挺便宜的,先买了再说”,这个概念是错的。并购是为了完成、弥补自身战略发展还不够的缺失。

组织架构的对标

不要低估组织架构。以中国信托为例,中国信托是一家很好的台湾银行,地位相当于大陆的招商银行。虽然规模不是最大的,但却有最好的品牌,而且相对业务表现也是最好的。中国信托很早就走向海外,一直以来其战略就是成为区域领先银行。它的相应的组成部分叫3.5倍。其背后的众多原因之一就是组织架构。其战略很清晰,但在实施战略时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让台湾负责零售市场的老总也负责海外市场。

 这一点,光看架构图是看不到的,架构图中有一个head of international, 一个head of retail,从表面上看以为是两个人,但仔细调研才发现是同一个人。在组织架构中时常出现这种问题,一个人带多种帽子,这种做法的本身没有错,但多顶的帽子怎么带就需要仔细分析。中国信托在台湾有着很好的零售业务,客户忠诚度以及利润率等,所以几年下来,公司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台湾。因为台湾的主导市场的地位,赚钱相对容易。所以十年过去之后海外发展几乎原地不动。追根究底就是负责海外的人也负责了台湾这块最好、最大的市场。原本的想法是说给他一些支撑,因为已经有最好的蛋糕,可以放胆到海外去冲。结果他没有冲,只是经营了自家后院。

所以组织架构的问题并不在于画格子,影响战略实施进程顺利与高效的因素还取决于用人,职能边界的定义等。通常我们倾向于做组织架构的对标,去参照最佳实践的组织架构,觉得自己和花旗、瑞银、GE、三星一样,没有错。但是对标是有陷阱的。首先,在平面上所看到的,并不是全面的。

比如两个部门由同一个人在做,在组织架构图不会也无法体现。而且组织架构图中也不会体现出实现的途径、支撑战略以及边界位置。对标是需要做的,但要对对标可能带来的一些陷阱十分清楚。对标本身的目的是知己知彼,这是其价值,但这容易落入的陷阱是,我们永远在和别人比,最好的结果是排第二。它可以帮我们提升,但不一定会帮我们去跳跃。要超越对方,就要进行宏观情景的分析,针对未来某种情景,要如何实现,如何获得成功。此时才可以做到跳跃式的进步。后来者的优势是可以做到跳跃,而不是一直跟随。所以经济转型的过程也是洗牌的过程,有人下来就会有人上去,关键在于是下去的那个还是上去的那个。

宏观分析的重要性

做战略时,宏观分析、市场、竞争、客户等都是必要的分析;此外内部诊断也十分必要。内部差距太大,战略再好也不会很成功。战略的价值来自于实施,宁可要一个实而不华、可以落地的战略,也不能要一个落不了地的战略。

 过程方面,先外部分析或先内部诊断均可。但这两个都很必要,两者结合才能解答企业的定位方向问题,是做事业部,或者批发或者零售。这些是考虑后面一系列所需保障资源的前提。

宏观分析为何重要?过去做战略时,宏观分析是必须涉及的方面,但它并不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客户、市场、竞争对手更加重要。而在将来,宏观分析会越来越重要。因为弧线球越来越多。颠覆行业的竞争者往往来自其他领域。传统的战略分析会让企业忽略旁边来的那粒弧线球。想想“互联网金融”这五个字出现之前,如果给银行做战略,没人会注意这个的出现,因为那时候战略分析是直着看。

如果给中行做战略,会看工行、建行、农行,花旗、汇丰,我肯定不会注意到余额宝,电商这一粒弧线球。而未来颠覆这个行业的,恰恰是来自行业以外的旋转球。包括进入中国的租车,Uber,以及在中国发展很好的滴滴快滴,虽然都还亏损的状态。Uber现在的估值也已经高达几百亿美金,而且是赚钱的。简单如打车这样一个传统行业,竞争对手已经不是各家出租车公司,而是一个互联网公司。所以科技等所有的旋转球,都是未来很重要的领域。

全球趋势的洞察

全球化、人口老龄化这些名词大家耳熟能详,但不同的全球趋势带来的弧线球的可能性的内容不同,全球化从战略的角度带来的隐含的意思,我们必须需进行拼凑才能明白。我们看全球化,看到的是机会也是危机,发展的步伐会不断加快,经济周期也逐渐缩短:从十年、七年,缩短到三到五年。如果只看到全球化,可能不会带来很大的战略差异,因为大家都知道全球化。

但把不同东西拼凑在一起时,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科技领域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现在非常火爆,MIT出版的 Man Against Machine”一书甚至声称机器人会取代人。这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已经在发生了,不论在高端或简单的制造业中,机器人已经承担了很多过去人们从事的工作。这如何影响整个制造业的格局?如何影响“人才”的定义?在过去,有了本科或研究生的文凭就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但将来未必如此,因为很多事情已经可以由机器人取代了。就比如咨询,之前我们收费的一部分内容,现在在互联网可以免费下载了。作为人力资源的负责人,必须要考虑到人才储备的战略,要考虑到在以后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所以要在未来抓住机遇,就一定要了解市场的格局会如何变化。机器人加上全球化,带来的就是整个经济的格局、市场的格局,包括人才的储备的变化。比如说3D打印机市场,现在欠缺什么?爆发点在哪?哪一年可以实现工业化?3D打印的影响力在于各个行业生产的设计都会重新洗牌。以前做生产,需要车间、机械、流水线等等,而今后只需要一个3D打印机即可。3D打印机最便宜的售价只有一千美金,最高也不过几万美金。3D打印已经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在法国,已经成功打印出了可居住的房子;维密秀中,部分的装饰也是3D打印机做出来的;一些飞机的部件和人造骨骼,都是3D打印可以做的。企业的利润池也随之变化,过去企业通过生产盈利,那么将来呢?未来的增长点在设计。因为只要产品被设计出来,3D打印机就能打印出来。

这项技术影响了人才的储备,影响了价值的定义。由于以后高度低成本的生产没有办法产生盈利,企业只能通过新颖的设计在市场上立足,所以人才储备就要相应的调整。例如银行行业,在过去生产设备等可以做抵押品,但将来这些设备的价值将大幅降低。这些事情不一定会在一个明确的时间点发生,但各位必须要思考,当这些事情碰撞在一起时,随之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人口变化方面,很多房地产商在盖退休人口的房子。但他们没有想到,医药的进步,可以让现在的人口老化再推迟20年,以后60岁的人和现在40岁一样了。那么盖退休的房子是给谁住的?很多房地产开放商都没有想到这一点。因为大家只看到了人口老化这几个字,没看到医药的突破可能带来的变化。现在干细胞可以激活你的细胞,40岁变回25岁,80岁变回60岁,在未来这将不是天方夜谭,而是真实的案例。

所以做战略时,如果但看老龄化,只会看到退休房产一定会赚钱。但事实未必是这样。资源和环境的格局,比如页岩气的产生,已经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复苏,也带来了加拿大经济的下滑。因为以前加拿大最大的出口就是向美国卖能源。 现在美国已经不再需要依赖加拿大了,到2020年美国会成为净出口国。所以这两年中东不断地向亚洲示好,将来亚洲会是中东最大的市场。不过这个就影响了供应链的设计。供应链一变,原材料的成本可能也会出现变化。

 所以这些是传统战略分析看不到的,但看到的时候又太迟了。就好比是余额宝来到跟前时,反应已经迟了很多拍一样的。因为以前速度不是这么快,科技、技术的速度,远远比我们想象的快很多。就比如说巴克莱银行IT全球的老总,是从硅谷请来的,请来以做互联网公司的思维,来审视巴克莱的IT体系,要创造怎样的客户体验。这一前在银行是闻所未闻的。

IT的领导一般是计算机科学出来的,不会请搞游戏的人来做IT的领导。所以我们所处的环境的变化是我们很难想象的。曾经有一个关于美国市场的调研,上市公司的CEO平均年限是2年。市场预期很高耐性又很低,所以现在企业所面对的压力和商业环境跟过去绝对不一样。

 这一两年的科技会颠覆整个广告行业,会颠覆你买东西的方式。它会抓住你最脆弱、最危险最想买东西的时候,告诉你要不要买。你看很多火爆的韩剧,女主角看的泪眼朦胧时手机问你要不要买?正品、一键支付,买的概率是很高的,只要按一个键,支付、积分都打通。所以很多我们当成理所当然的生活方式、营业模式会被彻底的推倒重来或颠覆,而且不是2020年以后的事。

技术一旦商业化之后,对卖广告的有好也有坏。在拍电视剧、写一部戏的时候,在拍的时候就在想怎么卖东西了。所以整个业务模式会影响很多现在做广告的。以后都不用做广告设计,以后广告设计是嵌入在剧本里的。

 这个东西原型已经有了,但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情正在发生。所以做战略的人,一定要开始想方设法去收集,储备外面的信息。第一个动作是收集,第二个动作是拼凑。除了协同的概念,更多的要做的是融合。把两个貌似不相关的行业碰在一起时,会制造一个新行业,创造新的竞争格局,重新定义了市场。协同做不到这一点,融合可以做到,我们的消费习惯会不断改变。

 将来越来越突出的,是网络安全,如果哪一家在安全这块可以突围时,这将成为一个利器,因为大家对自己的隐私越来越关心。这就是为什么外部环境、宏观分析, 在明天开始的将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很大的,跟以前相比是一个很大的差别。我们要做的,就是拼凑不同的领域,来看到一些可能带来的曲线球。有很多正在发生而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就看企业在战略上有多大的雄心、野心,要从战略达到一个高度,从战略达到一个跳跃。要处在行业顶端,一定要不断的去观察影响未来5年的事情,影响未来10年的事情,这才是战略的意义。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慎思行:好的战略应该如何实施?

    2016-09-20
  •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