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李珂 秦博|膜拜异域与倾慕异族:“少女武侠”小说的媚外与迷思
点击:  作者:李珂 秦博    来源:昆仑策网【授权编发】  发布时间:2024-03-27 16:25:57

 

1.jpg

 

传统的武侠小说,多宣扬行侠仗义,快意恩仇,赋予人们以正义感和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彼时武侠小说里的英雄,不仅仅是手持长剑的侠客,更是执着于心中信仰、愿为正义奉献的理想化身。近年来的武侠小说却没有早年悲天悯人的气质,失去了灵魂,因此开始退化。
《马后桃花马前雪》是网络女作家沧月写的一部武侠小说,这篇小说与传统武侠小说截然不同,开篇便是“在生命的终结时,她做出了惊世骇俗的事情——然,不是如同她所景仰的古书上那些巾帼英雄一样地抗击外寇,相反地,她却是亲手刺杀了中原武林的盟主,为另一个践踏过中原武林荣誉的异族人报仇!”

一、小说的基本剧情和特点

它是沧月最早发表的小说之一,首发于《今古传奇·武侠版》2002年3月号。后来又以《曼青》为题编入《沧海月明·流光卷》(2008年),《武之魂系列·夜船卷》(2013年)。可能是由于该小说宣扬逆向民族主义的原因,后两部在读秀上下载后,都找不到《曼青》,虽然豆瓣上遗存着相关信息,笔者也早在2010年就读过《沧海月明·流光卷》纸质版。
在首次发表时,同一页还有湖南常宁读者高正梁的留言:“发誓收集每本《今古传奇·武侠版》,藏之名斋,传之子孙,以武为用,以侠为怀,以德为先,光我中华。”这个天真的留言,与故事剧情对照起来阅读,效果显得十分讽刺。因为,它讲述了武林盟主的女儿爱上了一个异族武士,不惜杀死父亲为他报仇的故事。
小说的男主角拓跋锋是个契丹人,为了证明契丹的武功更卓越,在中原到处挑战高手。武林十大高手,被他杀死了九个。他的最终目的,是打败武林盟主帝释天。女主角苏曼青醉心武学,在观战过程中爱上了他。她与帝释天关系密切,拓跋锋本来胜券在握,却为了她而放过帝释天。但是,他俩离开中原时,在雁门关被武林围攻。帝释天的拥护者们宣称:“不能让他在中原杀了人后,还来去自如”。拓跋锋为保护女主苏曼青而死。苏曼青认为帝释天毁了自己一生的幸福,在三个月后杀死了他,自己也因先天疾病和使用“天魔解体大法”而死,临死前也不知自己是他的私生女。

男主角拓跋锋的名字,出自鲜卑姓氏“拓跋”,即北魏的皇族姓氏。而“锋”可能由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里的大侠“萧峰”演化而来,后者同样是契丹人。契丹是匈奴人的一支,曾在中国北方建立政权“辽”(公元916年-1125年),与中原的王朝“宋”进行了多次战争。萧峰曾以“死谏”阻止辽国皇帝南下攻宋,拓跋锋却要“踩着所有中原武林的牌匾离去”。萧峰是“侠之大者”,拓跋锋却是因为个人的爱情才放过中原武林。

此外,拓跋锋是“英俊强悍的白衣剑客”,与病弱的女主角和她的父亲形成鲜明对比。她的父亲懦弱阴险,不仅为了名望抛弃女儿,还落得武功尽失,形同废人。在她父亲领导下的中原武林,没有几个正直之辈。所谓的武林高手,决斗认输之后,还会放暗器偷袭。女主角不仅崇拜拓跋锋,还敌视武林前辈,临死前竟然说“我恨死中原武林那些‘大侠’了……来世,我、我再也不要做一个汉人……我要做一个契丹人。”

二、土耳其留学生眼中的这部“少女武侠”小说

2019年上半年,笔者之一的李珂女士在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留学期间,遇到一位土耳其留学生K,他在网上阅读了这篇小说的在线版,十分喜欢。因为男主角所向无敌,让他产生了极大的代入感。但他对女主角十分蔑视:“What a female dog! So that your woman!You will betray your father and country for a loving man!”(好一条小母狗,这就是你们女人,你们会背叛自己的父亲和家园,为了一个所爱的男人)后来,他在网上查阅到,契丹是古代匈奴人的一支,便不假思索地认为契丹人应该和土耳其人为同一人种,于是乎轻蔑地评价道:“All Chinese women want our Turkic men。”(中国女人都渴望我们突厥男人)。

后来,有一位拿着中国奖学金在中国读博的土耳其学生W对李珂女士评价道:“在土耳其,有很多宣扬民族主义的电视剧,虽然主角不是跟中国人打,而是跟欧洲的骑士打,还会与欧洲贵族小姐谈恋爱。这种电视剧,像中国的‘抗日神剧’一样粗制滥造,但是文化水平比较低的中青年男性喜欢。……我可能无法改变全体,但对我来说这种事情很无聊。”留学生W的意思是,留学生K很喜欢这个小说,因为“负负得正”,它正好就是K平时爱看的电视剧。如果中国的民族主义者是“皇汉”,那么,K就是“皇土”。

2.jpg

《马后桃花马前雪》是千禧年后的产物,它以逆向民族主义解构“中原正统”。一位中国广东的男博士评价:“女孩(青儿)所知的胡汉之别,来自于理论,但她与契丹人的感情,却来自真实,这种“逆向”更像是对虚伪“大义”的宣战。”他很郑重地对待这一现象,因为他这种中国男性便是被冲击的对象。稍有不慎,便有不尊重女性之嫌。而两名土耳其的男性留学生对它十分漠视,甚至看不起女主角,是因为没有触及切身利益。

2002年小说初版介绍了沧月的创作过程,“由于父母的劝告和学业的压力,一度放弃了武侠写作。……上了浙江大学后,相对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出于对家庭的叛逆。另一篇基于2005年沧月毕业时的采访里,揭示了沧月与父母的矛盾更加激烈:“而爱女情深的母亲,寄予对女儿学业厚望,苦劝数次,终却无效,无奈厉言禁止甚或撕毁文稿。沧月心痛,但性格倔强异常更添表现:非但未哭,反是不声不响花一星期重写,写好还偷偷寄放同学家,而终无放弃。”小说中的“逆向民族主义”,也许是作者对家庭、乃至中国的文化氛围的叛逆里产生的。

“逆向民族主义”也是一种民族主义。女主角对中原武林的要求,似乎在契丹武士身上得到了满足。这是一种“高贵野蛮人”的神话。高贵野蛮人(英语:Noble savage,法语:Bon sauvage),是一种理想化的土著、外族或他者,尚未被文明“污染”,因此代表着人类天生的良善,也是一种文学著作中的定型角色。

除了《天龙八部》,沧月在塑造角色时可能也借鉴了正好在2001年上映的电视剧《楚留香》。剧中由张卫健饰演的“妙僧无尘”是一个朝鲜武士的儿子,他的父亲曾想挑战中原武林,被高手围攻而死。那位朝鲜武士,比拓跋锋更符合“高贵的野蛮人”的定义,因为朝鲜与中国并不存在战争,他仅仅是切磋武艺而来,没有滥杀无辜。而拓跋锋的想法却是“虽然几十年来辽宋两国边界战争不断,导致了两个民族之间仇恨越积越深。但是,他此次一人一剑挑战中原武林,却并不是出于任何的民族恩怨,也没有任何的政治背景。他只是一个武者。他入关,只是为了挑战中原武林在武术界的权威,他不相信那些‘天下武功源出少林’的名言。”

一位中国山东的男大学生评价道,“明明是为自己的民族争取话语权,但是还打着纯武术的旗号,属于是一种鼓吹‘自由市场经济’的行为。”

三、沧月的历史误读与文化自卑

“高贵野蛮人”的形象由英国塑造,表面上是在形容某些土著,实际上却是美化自己,美化自己在接触其他文明时扮演的角色。西方在全球历史进程中,尤其是在殖民扩张的历史背景下,对于“他者”的一种复杂心态——既有对远方未知世界的偏见想象,也有对自身文化优越性的坚定信仰。在这种双重心态的驱动下,“高贵野蛮人”实际是西方自我中心视角的产物,既是对外部世界的一种刻板印象,也是对自身文化颇具优越感的一种强化。当初的大英帝国打着自由贸易的旗号,在全世界扩张,建立“日不落帝国”,拓跋锋也打着“公平决斗”的旗号,要凭一己之力挑翻中原武林,重构“正统”。他并不是“野蛮人”,而是先进发达又占尽公理的西方帝国主义,而像帝释天这样的中原人士,在竞争中左支右拙,采用阴谋诡计,虽然“费拉不堪”,但却是无奈之举。

沧月对曼青的描写,与“惹人怜爱”日本艺伎的形象有不自觉的相似之处:“那个一袭青衣、如蝶一般的少女,就坐在枝头自在地吹着箫。扬起的乌黑发稍,如同雾一般在暮色中散开,忖托出苍白得近乎透明的瓜子脸。”“在竹林的精舍里,簌簌的风声伴随着断断续续的洞箫,坐在窗台上吹箫的少女已经无力再吹出连贯的音符,只是如雨打荷叶一般地,一段段吹着,碧玉的镯子在她伶仃的腕骨上滑动。听到身后人的邀请,她惊讶地回头,笑容忽然如花般地在她双颊盛开。”正如澳大利亚女学者桑德拉·莱恩(Sandra Lyne)分析日本艺伎小说《一百年和一条路》(One Hundred and One Ways)和《紫咲物语:小说》(The Tale of Murasaki: A Nove)时描述的那样,“一具无名的、在月光下的躯体,蜷缩在脆弱的白色丝绸之下,躯体的头部被一把扇子隐藏起来……半遮半露,预示着月光下的某些浪漫活动。它邀请观者完成肉体的揭开,细腻、神秘、异域。在另一张封面上,一个非常年轻的女孩脖子上的色情后颈羞涩地呈现在观察者面前,观察者同时是偷窥者、潜在的性伴侣、想象中的诱惑对象和商业目标。”

3.jpg

《一百年和一条路》

4.jpg

 《紫咲物语:小说》

曼青天生的生理缺陷,也是衰朽的、凋敝的中原武林的一个体现。她的师父,也即是她的亲生母亲说:“青儿肺部有天生的缺陷,无法很好地呼吸空气,而且随着年纪的长大,最多到二十岁上,她的肺就会慢慢地僵化、失去呼吸的能力。十五岁的时候,她的武功已经足以挤身天下一流高手的行列了。——每次看见她一天比一天漂亮,武功一天比一天出色,我反而心里仿佛撕裂一样——那些都有什么用呢?即使她是天下第一的高手,天下第一的美人儿,但是,她的生命只能延续到二十岁那年而已……青儿一直单薄得让人担心……轻得仿佛一阵风就能把她吹走一样。”

在日本文化中,身患绝症的少女形象不仅深植于其文学传统之中,更是自1975年电视剧《血疑》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成为广泛流行的叙事主题。这种形象往往被赋予特殊的象征意义——尽管日本艺伎被视为供他人欣赏和把玩的“宝贝”,但患病少女身上所附加的贞操光环,则是对其纯洁性和无辜性的文化再确认,因其病痛而被赋予了几乎是神圣的纯洁光环。尤其是在《马后桃花马前雪》中,曼青这一角色的塑造,似乎是刻意为了实现“去性化”的叙述策略。在这种叙事框架下,沧月笔下的拓跋锋,既有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绅士的温文尔雅,又具备了法国浪漫小说《茶花女》中阿尔芒对玛格丽特深情而纯洁的爱恋。对于拓跋锋而言,他对病弱的曼青没有带“性”的眼光。

“但是……我已经走不动了呢。”她忧虑地叹息着,青色的裙子因为消瘦已经显得宽大了——她是折断了翅膀的蝴蝶,甚至已经无法停在枝头了,也无法再次歌唱。

“没关系,我背着你去——反正你轻的像一张纸。”他试图朗笑,但是声音却有一些黯然。

曼青的师父,也对这个注定被中原武林暗算而死的武士大加赞美:“她曾说,她最羡慕你身上那样张扬的生命气息和活力,羡慕你来自她梦中的大漠雪山。她说你是好人,甚至比很多汉人都要好——雪山大漠里出来的人,怎么会是坏人呢?”此处,沧月通过曼青的师父对拓跋锋的评价,不经意间折射出一种逆向种族主义的倾向。沧月狡猾地运用了一种看似赞美的叙述方式,通过过度美化非汉族人物,传达对汉族的贬低。通过这种言辞,沧月在不经意间将拓跋锋的善良与其非汉族的身份挂钩,同时以一种似是而非的赞美,同时隐含地暗示汉族文化需要接受来自边疆异族的“教化”。跪舔一切外来的,将所谓外来的视为完美的,并将其文化价值观凌驾于汉民族以及中华民族其他分支民族的文化之上,是非常典型的文化霸权与种族主义的体现。然而作者并不自知,且肆意写下这些文字,还因为我们的环境过于包容逆向种族主义的存在。

5.jpg
然而,一个妙龄少女被一个血气方刚的男青年带走,什么都不会发生吗?关于沧月的潜意识,顽劣的土耳其留学生K像“卖火柴的小男孩”一样,一语道破天机“中国女人都渴望我们突厥男人”。土耳其男生K的评论暴露了他的无知和普遍存在的文化刻板印象,即将个体的情感选择简化为对特定族群的盲目崇拜,将自己种族的某些生理或性吸引力方面的特性视为普遍优越。这种简化忽略了个体情感的多样性,将之归咎于种族甚至是生理的影响。K的评论还反映出土耳其是非常不尊重女性的一个国家,因为K的轻蔑和侮辱性的回答可以看出他平时在土耳其,这样的说法对他而言是习以为常的。如果中国男性在中国敢这么说,一定早就社死了。K有着土耳其男性特有的对性别角色的固化观念,即女性的情感选择往往被视为对男性权威的顺从,而非出于个体自主的决定。这种观点不仅贬低了女性的主体性,也强化了性别不平等的社会结构。
一位中国四川的男大学生评价:“就算(曼青)她爹生前不认她,也对她多有照顾,那些武林前辈还帮她求医问药,找天山雪莲。(曼青)想媚外,但是老外一点都看不起她,还骂她是狗。因为她连亲爹都敢杀,还有什么干不出来的?”他不知道,留学生K蔑视曼青,不是基于对她父亲的同情。因为这位拿着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土耳其留学生K还有一句话:“I'll defeat her daddy and keep her as mine.(我会打败她父亲,将她据为己有)”
四、“高贵的野蛮人”:沧月心中的契丹与汉
“高贵的野蛮人”,并不“野蛮”,但也并不“高贵”。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在日本导演黑泽明的电影《罗生门》(1950年)里,讲述了一个凶杀案。它在不同人的口中有不同的版本。其中一个版本里,武士的妻子与大盗通奸,并要求大盗杀死自己的丈夫。但大盗把这个恶毒的女人交给武士自行处置,使得情节获得讽刺性的转折。武士感到十分羞愤,便自杀身亡。这个故事由武士的魂魄讲述。实际上,武士是想把妻子让给大盗以达到息事宁人,妻子却怨恨他是懦夫,不能保护自己,并发表宣言:“男人只有靠剑才能得到自己的女人。”他被妻子的激将法激起,与大盗扭打,却被杀死。
在武士的幻想里,大盗也许是那个能为自己带来公正的人,但事实并非如此。而在曼青的幻想里,“在那个契丹人的守护下,她会去一生梦想的地方去看风景,然后,死在那样的雪山下,成为雪山上美丽的神女。”这就好比在当今很多中国男性公知的眼里,若把自己的祖国和妻女交给民主自由高贵的西方男人来耕拓,就会使这些中国公知的灵魂得到文明的洗礼。深植于中国男性公知内心的文化和生理自卑感让他们天真地认为,只要通过将自己的文化、家国乃至个人的男性身份寄托于所谓的“民主自由高贵”的西方价值体系中,就实现某种形式的文明进步或精神洗礼;也就好比在当今很多中国女性公知的眼里,若把自己的身体交给高大帅气强壮的西方男人来填塞,就会让她们的肉体获得灿烂的高潮。深植于中国女性公知内心的文化和心理自卑感让她们天真地认为,通过与西方男性在肉体上的亲密接触,便可以获得某种形式的文明“升华”。
6.jpg
在中国男女性公知们的眼中,“文化交流”其实是皈依西方的道场,因为他们自甘堕落为西方中心论的猎物。他们不仅希望自己,甚至希望整个自己所在的族群文化身份能够被西方价值观和文明所“征服”。皈依西方的过程就是一场灵魂层面的狩猎,他们不是猎手,而是愿意成为猎物,企图通过被西方“捕获”来获得一种虚幻的文明层次的提升。他们坚信,只有西方文明的“宠幸”才能够使他们从备受嫌弃的本土文明的限制中解脱出来,实现精神和肉体的双重蜕变和升华。他们认为,只有西方价值才能带领东方实现自我价值的转变和提升,仿佛西方文明拥有无所不能的化学功能,能将平凡的存在瞬间转化为光彩夺目的珍宝。就像中世纪炼金术士的奇特实验,他们幻想着能将铅块变金,而今中国公知们梦想通过跨种族的肉体献祭和跨文化的精神俯首就能实现自我的完美蜕变,从而成为高贵的西方自由世界里的一员。
然而现实是可悲的:土耳其留学生K不仅不尊重作为中国女性的女主角苏曼青的幻想,更没有给自愿精神自宫做文化太监的某些中国男性“出一口恶气”——其立场并非基于对平等交流和相互尊重的理解,而是带有强烈的突厥人的种族主义优越感。基于异想天开的“图兰主义”,他对这个小说的评价并不公正,历史知识也有所欠缺——他对契丹民族的理解几乎全是自以为是的假想,并不符合真实。同样,作家沧月与土耳其男留学生异曲同工,对契丹民族进行了错误的想象,进而陷入了自我迷思所带来的高潮与亢奋之中。
契丹,亦称为“震旦”,源自梵语Cīna-sthāna,意味着中国之地。东晋时期的翻译大师帛尸黎密多罗曾指出:“震旦”与“支那”都是对“秦”的音译,揭示了这些名称背后共同指向的文化和地理实体。从“震旦”(Cīnasthāna)到“契丹”(Khitan)、“支那”(Cīna),再到“秦”(Cīn),这一系列名称的变化,反映了语言的演进和简化过程,昭示了不同文化和语言对同一地域的识别和称呼。尽管名称在不同语言中经历了从多音节到单音节的转变,其所指涉的却是同一历史和文化的连续性。曾经建立“辽”王朝的他们,大多融入中国北方的民族,如汉族、蒙古族、满族和达斡尔等。现代DNA分析部分古代契丹墓葬,得出达斡尔族与契丹有最接近的遗传关系的结论。大量事实揭示了契丹人与汉人深厚的历史渊源,也强调了契丹人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分割的地位。沧月作品中将契丹人简单视为外族,不仅忽略了他们与汉人之间紧密的人种和血统联系,也漠视了他们在共同塑造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角色。这种简化的民族和文化认识,无疑是对历史和现实的误读,甚至可以说,是对中华文化厚重性的轻视。
蒙古人称中国北方为契丹,该词传入中亚和欧洲,现在仍有十几个国家将中国称为“契丹”,比如俄罗斯称中国为“Китай”,英语也有用“Cathay”的雅称来表示中国的情况,如“Cathay Pacific”(国泰航空,“中国太平洋航空”),葡萄牙语(Catai)和西班牙语(Catay)亦然。各种语言中提及的契丹,其实质指涉的是属于黄种人种群的中国人,这一称呼甚至在历史上也被用来直接指代汉人。元代史学家陶宗仪在其著作中详细记载了元代社会的种族与阶层结构,契丹甚至都并未被归类为蒙古人,而是明确地被纳入汉人的分类之中。记载不仅凸显了契丹与汉族之间深刻的文化和血统联系,也证实了契丹人作为中华民族核心成员之一的地位。
7.jpg
至此,颇为讽刺的事实真相大白:男主角拓跋锋其实是妥妥的中国人!且与汉人极其接近。然而,作者沧月却无知于契丹属于中华文明、契丹民族和汉民族之间的深厚联系,误将契丹人刻画为彻底的异族,进而产生自我心理高潮。土耳其留学生的假想更是无稽之谈。这种做法不仅透露出对其自以为比汉族血统更优越的契丹血脉的无端崇拜,更是试图利用一个中国人(契丹人)去凌驾于另一类中国人(汉人)之上,以此来配合西方中心论的上等民族拯救下等民族的歪理邪说。这种基于自我心理亢奋的简化视角显然反映了认知的欠缺和智识的短浅,不仅未能准确反映历史,而且也忽略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和文化根源。因此,沧月这类型的作品折射出了我们这个时代严重的逆向种族主义心态,他们都急需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干预与救治。

(作者:李珂,女,出生于1997年,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历史学硕士,河南大学文学学士。现为体制内科研单位研究员;秦博,昆仑策研究院研究员,双一流高校教授,社会学博士后、博士;来源:昆仑策网【授权编发】转编自“ 万邦图治区域国别学苑”微信公众号,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