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从各自为政到资源共享——青海整合五大中心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点击:  作者:法治日报采访组    来源:法治日报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3-09-25 11:41:14

 

 

有效化解一批骨头案”“钉子案,推动解决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家庭、邻里、物业管理等领域矛盾纠纷和两难(办证难、入住难)、两拖欠(拖欠工程款、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急难愁盼问题……全省赴省级信访量从2022年的占比40%下降到目前的10.9%,信访总量首次发生结构性变化,信访生态更趋优化。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青海省积极推进五大中心资源整合,让大量信访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从青海省委政法委了解到,经过两个月紧锣密鼓的层层推进,青海完成了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诉讼服务中心五大中心资源整合,市州、县区、乡镇(街道)三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挂牌运行,实现群众化解纠纷只进一扇门,只对一个窗,一次办成事

 

在今年2月召开的平安青海建设工作会议上,青海省委书记陈刚提出了十个一工作要求,即优化平安青海建设考核评价体系,明确一个工作指挥棒;统一思想认识,开展一次全面系统的总动员;对工作台账、应急预案进行梳理,打赢一场涉藏维稳关键仗;强化全省公安信息化一体化建设,搭建一个信息化大平台;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织密一张基层治理的群防网;抓住当前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部署一批专项整治行动;落实各方责任,开展一轮安全隐患大排查大化解;围绕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开展一次扫黑除恶回头看;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一轮全覆盖督导检查;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锻造一支攻坚克难的主力军,特别指出要整合基层社会治理资源力量,形成一个能办事、办成事的中央处理器

 

7月上旬,青海省委政法委召开了整合五大中心资源 深化平安青海建设现场观摩推进会,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发森就整合五大中心资源进行了部署。杨发森强调,推动五大中心资源整合工作,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的具体体现,对于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从单打独斗到握指成拳

 

630日挂牌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总投资210余万元,办公面积386平方米。中心宽敞明亮,在接待大厅设有综合受理、信访接待、诉讼服务、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8个服务窗口,同时还有信访调度室、领导接访室、会商研判室、远程视频室、共享调解室等功能室。中心副主任祝克栋说,中心整合了全市五大中心资源,实现了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能,入驻了政法、法院、司法、信访等部门,工作人员以常驻、轮驻、随叫随驻等方式进驻办公,为群众提供人民调解、诉前委托调解、领导接访、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业务等服务,化解纠纷更加精准、高效、快捷。截至目前,全市调解矛盾纠纷276件,化解信访案件69件,提供诉讼服务412件,开展法律援助159件、法律咨询378件、公证服务91件,与去年同期相比,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数量均呈下降趋势。

 

海西州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政法委书记董晋林介绍说,为扎实推进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海西州、市两级均成立了协调工作机制,由政法委分管领导牵头负责,协调解决中心重要事项,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协作配合、会商研判、情况报告、岗位管理、纪律作风五项制度,确保中心规范运行、高效服务。目前州、县、乡、村四级中心全部完成挂牌运行。

 

时任青海省委政法委副书记刘宗园说,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类矛盾纠纷数量不断增加,化解难度也不断加大,群众对矛盾纠纷化解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矛盾纠纷化解政出多门,涉及社区、街道、司法、法院、信访、公安以及各类行业部门,存在各自为政、各管一块、资源不共享等问题,这种单打独斗的局面既影响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也不利于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提升。为此,按照平安青海建设十个一工作要求。将五大中心资源有效整合,握指成拳搭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一个平台,让群众最多跑一地就能解决所有纠纷,推动平安青海建设走深走实。

 

健全机制推进中心整合

 

由于五大中心自成体系、各有侧重,整合五大中心资源并非易事。刘宗园说,为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力度,专门组织全省市、县两级相关人员赴海西州德令哈市、海东市互助县、西宁市城东区召开了现场观摩推进会,旨在通过现场观摩、交流互鉴等方式,推动整合工作尽快落地落实。随后印发的《关于建立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的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各市(州)、县(市、区、行委)8月全面建成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因地制宜落实工作要求。

 

记者注意到,《指导意见》对重点任务从强化顶层设计、健全管理机制、推进中心整合、建立工作平台四个方面进行了要求。明确成立社会治理综合服务联席机制,组长由党委政法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法院、公安、司法、信访主要负责同志为副组长,成员为所有涉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劳动仲裁的单位。同时,《指导意见》从管理机制上要求市、县两级中心主任由司法局负责同志担任,乡镇(街道)中心主任由政法委员担任。

 

在推进中心整合中,《指导意见》明确党委政法委要落实领导责任,司法行政机关要落实整合后中心业务指导直接责任。五大中心资源整合后,统称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中心集服务指引、多元解纷、联动办理、案件流转、跟踪督办、回执反馈等功能为一体,设立办公区、服务区、等候区等功能区域,配备心理咨询、私密谈话、综合调解、法律援助等功能室。

 

为健全工作机制,《指导意见》要求建立案件受理、工作联动、工作衔接、规范运行与业务协同机制。中心运行中,采取常驻、轮驻、随叫随驻等方式,由各派驻部门(单位)选派人员进驻中心,派驻期间实行双重管理,并且要制定岗位职责、服务规范、日常管理、教育培训、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

 

按照《指导意见》,各市州因地制宜推动整合工作。西宁市、县两级中心除整合五大中心资源外,还积极协调检察院、人社部门将检察服务和劳动争议仲裁纳入其中,变五中心七中心;海东市健全完善工作例会、首问负责、协作配合等8方面58项制度机制,为全市多中心合一工作打造样板;海北藏族自治州由州委平安办牵头,形成细化案件受理首问负责制、包案化解、联合接访等工作衔接机制和指挥调度、分析研判、回访评价、督查考核等工作运行机制作为中心总体运行机制,各县对照制定本级工作机制,并制作中心一站式服务流程指引,做到制度上墙。

 

凝聚力量提升化解质效

 

走进西宁市城西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硕大的电子屏显示着矛盾上报110、视频调解和矛调数据等系统,这是青海首个实现智慧调解一体化的平台,工作人员通过电子大屏演示了矛盾上报110系统化解纠纷的全过程:群众用微信扫码上报纠纷,平台根据上报位置将信息推送给调解员,调解员接单后赶往现场处置,群众在手机上能看到调解员的实时位置,双方可电话沟通情况。如果5分钟内无人接单,指挥中心会主动联系事发地附近的调解员前往处理。

 

城西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鑫晟说,在整合五大中心资源基础上,城西区中心还整合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中心、12309检察服务中心,通过整合七大中心资源,最大限度凝聚了资源力量,打通了矛盾纠纷化解的任督二脉。除了方便快捷的智慧调解平台,中心的接待大厅、基层综治中心、金融调解室、政法五老调解室、视频调解室、两代表一委员室、三官一律室等,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矛调服务,运行以来已化解纠纷41起。

 

目前,全省三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已全部实体化运行,共入驻工作人员1931人,其中常驻1739人,轮驻192人。中心均设置了功能区和功能室,结合工作需要及地区特点,精心制定了案件受理、工作联动、规范运行、业务协同机制,为中心顺畅运行、有效对接、联合调处等提供制度保障,为群众办理相关事务提供可靠平台。

 

海南藏族自治州制定了中心工作职责、日常管理制度、重大纠纷请示报告制度、工作人员服务承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职责、信访接待工作职责、联合调解制度及工作流程图,运行以来三级中心调处矛盾纠纷742件;玉树藏族自治州三级中心设置了综合服务、信访接待、调解服务、诉讼服务、法律服务、政法服务等相应工作岗位及服务窗口;果洛藏族自治州三级中心均依托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升级改造完成,自运行以来化解矛盾纠纷32起,受理信访案件20件,受理咨询民事、行政案件220件;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通过政府划拨了1300平方米的中心办公场所,协调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调解工作,在中心还设立了劳动仲裁窗口。

 

在格尔木市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菊说,中心除了按要求设立功能区和功能室外,还建立了包含公检法司、律师、各职能部门专业人员的人才库,将柴达木监狱5名心理咨询师、市司法局购买服务的两名心理咨询师纳入人才库,以便在调解纠纷时对当事人开展心理咨询、情绪疏导等服务,并且在推进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和信访积案攻坚化解上狠下功夫,运行以来已现场接访各类信访案件74件,全部按程序分流办结。

 

如何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刘宗园表示,省委政法委将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指导相关单位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机制建设,强化队伍培训,加大宣传引导,逐步实现中心从基础物理整合到深度化学反应的转变,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让枫桥经验在青海大地结出更有成效的实践成果。

 

作者|法治日报采访组(记者 邵炳芳 吴坤 蒲建安 郭宏鹏 徐伟 韩萍 徐鹏)来源|法治日报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