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党的建设 > 阅读信息
牛保良:与领导干部交流几点读书体会
点击:  作者:牛保良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发布时间:2017-05-05 11:41:13

 

11.jpg 

 

        思想水平体现领导水平,而读书则是领导干部提高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领导干部却不同于在校学生,主要的已不再是掌握书面知识,而是要读现实这本“无字之书”,亦即社会实践。要读好这本“书”,首先必须由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作指导,否则不能保证科学正确的前进方向;必须处于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基本目的,否则就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此外,还必须崇尚科学,坚持真理,否则就不能引领时代,开拓创新,就会逆时代潮流而动,被历史抛弃。


  开卷有益,意即:打开书本,勤学好读,就会获得裨益。早在中国东晋末期,著名文学家陶渊明在《与子俨等疏》中便有“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的谆谆教诲。宋朝初期,宋太宗赵光义勤于朝政,刻苦读书,日读三卷,若漏读则追补,在《渑水燕谈录》留下了“开卷有益,朕不以为老也”的切身感言。中国成语“开卷有益”即来源于此。

  一、开卷有益。

  那么,“开卷”究竟有何“裨益”呢?在此简单介绍五方面的理由:第一,读书能够使人慧智。英国哲学家、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指出:“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充分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理论能够使人摆脱必然王国的羁绊,而进入自由王国的殿堂,科学地认知客观世界,征服自然。伟人毛泽东酷爱读书,终生与书为伴,他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他的藏书大十万多册,一生博览群书,仅《资治通鉴》即看过十七遍,七十多岁又开始学外语,弥留之际还在捧着《容斋随笔》、《古文观止》。第二,获得专业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素质,达到为社会工作的能力。前苏联马克西姆·高尔基认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不仅能够使人为社会做贡献,而且也解决了自己的生活问题。全体国民掌握先进理论和科学知识无疑能够提高整体国民素质,是促进再造国民性的必要条件。而党员干部勤于读书亦然,能提高全党的整体水平。第三,汲取精神营养,陶冶情操。德国诗人冯·歌德认为:“读一本好书,就是和很多高尚的人谈话。”伟人的思想、英雄的壮举、理性的思维、道德标准、人生价值等都可从书中获得,可以提高人的思想水平,造就高尚的道德品质。第四,治国安邦,追求真理,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无不借助于科学知识的巨大力量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弗朗西斯·培根依此在《新工具》中做出了“知识就是力量”著名论断。近代中国以来的仁人志士,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远涉重洋,到日本、欧洲、美国学习先进理论和科学知识。第五,读书是人类获得知识,征服自然的捷径。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人的知识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但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不可能事事实践,一一验证。尽量掌握已被前人实践证明的真理、书本上的知识就成为获得知识的捷径,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益。

  由此可见,勤于读书,裨益多多。不仅能够增长个人的智慧,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而且能够更好地推动社会的进步,改变民族国家的命运。当今时代,世界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迅猛不减,知识浪潮,此起彼伏,科技更新,日新月异。当代中国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为切实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加强学习,勤奋读书,铸造科学的干部团队,迎接科学的春天,创建科学的未来。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领导干部的首选必读。

  其中,尤其是那些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历程的紧要关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的代表性经典读名著,更是党的领导干部不可不读、浅尝辄止的精神佳酿。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首先要读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云、张闻天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选集、文集、文稿等。他们的思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集体智慧的结晶,不仅包括如何解决中国革命的主题,而且包括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思想理论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蕴含着丰富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的哲理。邓小平是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新时期,邓小平、陈云、江泽民、胡锦涛的文选、文集、重要讲话等,都是必读内容,其中包含着的如何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决策、重要思想理论等。正是运用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是运用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华民族在半个多世纪中先后历经了民族民主革命、政治革命、经济革命等三大革命,实现了民族主权独立,国家领土完整,确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天翻地覆的跨时代的转变,完成了西方在资本主义社会需要几个世纪才能走完的历史进程,大大推进了中国社会历史的进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必须掌握,其关于其关于人类社会的科学理论和和经典论断必须掌握,并且会用。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和科学探索仍然值得借鉴、学习。

  领导干部还要经常性地学习阅读重要文件,领会中央精神,理解全党的工作。学习重要文件的范围,不仅包括过去,而且包括现在。中共中央文件选集、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汇编以及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

  十五大、十六大、十六大、十六大、十七大以来党的重要文献选编。党在历史上一次次的重大决策、重要会议、重要指示等都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认识、分析、总结,凝结着全党的智慧,代表了全党的思想认识。

  领导干部必须读懂党的全部历史。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读懂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至今,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中央文件和领袖的思想理论,就懂得了当代中国政治的核心内容。所以,不仅要读懂三十年来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史,还要读懂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仅此还不够,还要读懂鸦片战争以来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

  为什么要读懂马克思主义经典名著和中央文件?因为其中不仅凝结着经典作家的科学理论、科学思想,而且蕴含着他们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蕴含着他们卓越的决策方式、思维方式,也显示着他们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与为人对话,交流思想,以伟人的眼光和胸怀观察实践,是自己不断接近伟人的认知水平,最终站在伟人的肩上,达到学胜古人,才胜今人效果。相反,党的领导干部如果不读懂这些经典名著,不领会中央文件实质思想,党的政治思想就会枯竭,党性就会失去支撑,党的干部就会失去营养,党的生命肌体就会受到危害,就不能肩负起党的使命和民族的重托,就不能承担起领导者的责任。

 

    为什么必须学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共产党人认识世界、观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读懂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可以运用其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作为领导干部,不读懂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就既不能认知客观世界,也不能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不能把握主次、轻重、是非、缓急、先后,就不能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不能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坚持真理,更不能检验真理并发展真理;不读懂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就既不能把握社会基本矛盾,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也不能科学把握和处理领袖与群众的关系,更不能领导、组织、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并运用先进社会意识--思想文化指导社会实践。由此可见,掌握哲学是领导成熟的标志。领导干部不懂哲学就不能“破题”,就难以引领时代,开拓创新,创建新局面。

  为什么必须读懂中国近代史?因为中国近代史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存在着历史的发展逻辑,其上篇是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下篇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掌握此点,就不懂得近代中国社会是何等的灾难深重,就不懂得中国革命的必要性和极其重大的意义,就会对中国近代史,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一知半解,甚至会站在今天的历史横截面上否定歪曲党的历史和丰功伟绩。因此,一切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必须既是成熟的实践者,还必须是共产党的专家和杂学家。

  三、读书要讲究方法。

  如何读书才能起到所期望的效果?读书方法也很重要,否则徒劳无益,事倍功半。首先要掌握核心思想,抓住主题,把握实质。要搞清楚主题是什么,为什么确立这个主题。抓住了主题,就抓住了报告实质。围绕核心主题,必然还有其它几个方面或框架,并在逻辑的思路中闪耀着一些“亮点”,即新思想、新观点。所有这些论述都无法脱离社会实践的基础,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将以上几点与社会实践系统逻辑地联系起来,就不难读懂一篇报告、文章的主题、实质、核心思想等。即使一部论著,也不例外。

  其次,读书读透读活,系统钻研,反复读才能掌握。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每读一遍,都会有收获。书越读越薄,因为懂了,书就会越读越轻;因为熟了,书就会越读越快。一部书或一篇报告,直到读得滚瓜烂熟,朗朗上口,仿佛纸上的每一个字都能跳出来,读到仿佛看到了历史上正在发生的事件,鲜活的面孔、生动的举手投足,以至穿透纸面看到历史上起伏跌宕的活动,穿透理论纸面看到活生生的社会实践。毛泽东读书提倡“三复四温”,对喜欢读的书,总是一遍又一遍地研读,一次又一次地加深理解。如《资治通鉴》读了十七遍,《联共(布)历史简明教程》、李达的《社会学大纲》读了10遍以上,《红楼梦》至少读过10种不同版本。一些重要的马列著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党史类以及文学类的著作,他更是反复研读。他要求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他还强调:“从担负主要领导责任的观点上说,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并加速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工作。”

  再次,学思结合,将读书学习融于工作中。领导干部经常拿出整块整块的时间读书似乎不太现实,越是基层干部,越是不可能。怎么办?必须提高读书的实际效益。首先读书要做到学思结合。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而书上写的并非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真理。因此必须养成学思结合的习惯。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曾批评学而不思的陋习。他说:“吾国二千年之学者,皆可谓之学而不思。”读书不思考,不会辩证地学,不具备独立思考能力,读书质量就不会好。其次,要边学边干,将读书学习融于工作中。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难以解决时,必须“翻卷”。这样结合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效果也是很好的。再次,要善于读无字之书。领导干部既要读有字之书,也要读无字之书。无字之书就是社会实践,就是实际工作。只要善于广泛观察,深刻思考,结合实际,方法得当,这本书也不难懂。最后,遇到特别不易理解的要单独做笔记,读书中激发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也可以做批注,特别必要还可以做一个简要的总结。

  第四,结合实际,联系实践,为工作服务,为社会实践服务,为人民服务。

  读书的目的在于获得知识,掌握知识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领导干部读书主要是为了管理工作需,指导社会实践的需要。学而不用,即是纸上谈兵,读“天书”,读“死书”,学以致用,沙场点兵、战场谈兵、商场谈兵,才是党的干部读书的目的所在。毛泽东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这就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科技转化为实用的生产力。

  最后,持之以恒,养成读书的习惯。长期坚持,就会有收获。对兴趣点,要有针对性地读,关键地方要特别关注,弄懂弄通。毛泽东认为“积学贵有恒”,并写过一副对联自勉:“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日积月累,积微可见著。

  四、出于爱党爱国爱人民。

  将读书与党的事业,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利益结合在一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以祖国之富强为己任。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自从西方列强以船坚利炮打败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中国的国门顿时洞开,陷入了灾难深重厄运。

 

为挽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中华民族革命志士不惜流血牺牲,中国各界仁人志士奔走呼号,中国知识分子立志革新革命,背井离乡,远渡重洋,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少年毛泽东刚读私塾时就胸怀祖国,写下“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长不长!”“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在长沙读师范时与同学们一同名志:“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强则国富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青年周恩来立志救国,东渡日本并写下壮严诗篇:“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资产阶级革命家陈天华著《猛回头》、《警世钟》,发下誓言:“国不安,吾不娶。”他为雪国耻,复国政,全主权,以死激励国人,投海殉国。资产阶级革命家民主维新志士谭嗣同在变法强国失败后断言:“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在刑场上大义凛然,高呼:“有心杀贼,无力还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新中国成立后,著名核物理专家钱学森在得知新中国成立后,决心回国报效祖国。美国军方认为,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3-5个师的兵力,绝对不能让他离开美国。他怀着对祖国人民热爱,对新中国的美好憧憬,怀着多年深藏胸中的赤赤爱国之心,强国之梦,冲破重重阻力,经过五年斗争,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为国家做出了杰出贡献。这就是革新救国,革命救国,知识救国,科技强国。

  领导干部将读书的目的,置于如此的高度,立足本职,胸怀祖国,胸怀人民,放眼世界,与民族的命运,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相结合,就会感到读书使命之神圣,作用之伟大,就能站在民族、国家的高度来观察世界,就会获得坚实的信心,感到无限的充实,在工作中形成战略眼光,体会到人生价值的重大养育出崇高的品质和犀利的智慧。

  领导干部将读书的目的提升到如此的高度,读书的价值就会骤然升华,就会产生为党、为人民、为民族、为国家而读书的无尚光荣之感,就会产生无限的动力,因为那是党和人民的利益所在。这就是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具体表现。

  五、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反对谬理邪说,反对封建迷信。

  在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即已提出“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归根结底,“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改革开放初,邓小平进一步将其发展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世界在发展变化,物质的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社会意识滞后于社会存在具有绝对性。因此,书本知识是不是绝对的科学,是不是真理,能否成功指导实践,就必然依赖于实践的检验,实践是真理的源泉。

  坚持实践的观点必须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尊重客观实际。做到以下四点:

 

1)把握事物的客观性。真实性的材料必然是具体的,没有分散的具体,就不能体现出客观性。没有对众多具体的分析认识,就没有把握事物客观实在性的可能。只有在把握事物客观实在性的基础上,才体现出真实性、真实感,才能立足于坚实的基础之上。(2)保持内在的逻辑性或条理性。逻辑性是指理论体系或理论结构的内在的紧密联系性。这正如同客观事实内部情节的紧密联系性一样。因为理论必然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它不能脱离客观事实的原有逻辑。科学理论内含严密的逻辑,或者说,科学的理论是由严密的逻辑来联接的。没有严密的逻辑,就不是科学的理论。那样,就既不能反映历史事实本身,也不能突出主题,就必然得出模棱两可的结论。(3)体现深刻性。对客观事实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肤浅的表层上,而必须洞穿表层,一针见血地指出客观事实的内在本质,使认识到位,充分体现理论反应客观历史事实的威力。(4)保持准确性。这是对客观历史事实如何定性的问题。究竟如何定性,首先也要取决于客观历史事实本身。在对客观历史事实客观量化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分析,做出科学的定性结论。量化必须以完整的材料为基础,否则也不科学。真理的必然要求科学,科学是真理的杠杆,不科学就不是真理。

  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的千千万万的干部,是支撑中华民族的脊梁,就是支撑当今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骨干力量。党的领导干部更是中华民族的精华,党的精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任务神圣而艰巨,任重而道远,将来还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为解决好这些问题,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发现真理,把握真理,坚持真理。以科学真理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献身于对科学真理的追求。否则,就会走入实践的误区,陷入主观臆断,官僚作风的泥潭,就会像“山野村夫”而被拒绝于科学的殿堂之外。

  领导干部读书,还必须克服几种错误。

 

第一,在读书目的上,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封建的腐朽的没落的,或资产阶级剥削的价值观念影响,信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世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金钱万能”的观念意识,抱着“学优而为仕”、“做官为发财”错误目的。第二,在读书方法上,坚持“唯书”原则,迷信书本,陷入本本主义的误区,认为书上写的印的都是千真万确的真理;或在读书时目的不明确,没有选择性,读而不用,“博览多专”;或读而不精,蜻蜓点水,不求甚解,满足于只言片语,一知半解,或叶公好龙,图于形式,停留于表层,而不及实质,事倍功半。第三,在读书态度上,当前仍然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将马克思主义虚无化,存在着马克思主义“无用论”、“过时论”的错误认识。共产党的干部不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读中央文件,是党性不纯、作风不纯的表现。党的领导干部,如果不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武装和指导,就会精神匮乏,营养枯竭,就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党性,就会失去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前进方向,就会脱离社会主义道路。理论是思想的表达,是战斗的武器。殊不知,没有理论,就是没有战斗的武器。列宁指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导的党,才能实现先锋战士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政党若不学理论就是敢当俘虏,就是自愿放弃意识形态阵地。一是停留在马克思主义的现有水平,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成不变真理,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作茧自缚,不懂得如何创新理论,不懂得如何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甚至把机械地“翻译概念”当作创新。实践是真理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共产党的干部信奉科学,要把科学真理当作指导实践的思想武器,要善于科学调研,科学分析,科学判断,科学决策,要善于发现真理,坚持真理,并检验真理。领导干部工作,若不坚持科学真理,就必然陷入谬误。二者必居其一,舍此无它。因此,党的一切领导工作都是科学与反科学的战斗,是真理与谬误的战斗。

  总之,领导干部勤奋读书,益处多多,裨益多多,受益匪浅。读书给人以智慧,使人明晓世界。读书给人以修养,使人品质高尚。读书可以获得知识,而知识就是力量,既可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工作,又可以支撑和推动科技发展;既是个人需要,也是大的需要,首先是党的需要。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不读马克思主义著作,不学习中央文件,就是党性不纯、党风不正的表现,就是犯了官僚主义的错误,就不能科学地指导工作,就会迷失政治方向。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