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企业参谋 > 战略发展 > 阅读信息
张银平:企业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探讨
点击:  作者:张银平    来源:《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2018-09-10 09:29:52

 

1.jpg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已从低收入国家成为上中等收入国家,最近10年里伴随着剧烈的产业洗牌和生产集中度的提升,一些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竞争力和影响力也日益提高。但是,也有不少规模巨大的企业,依靠人为合并而成,它们能否成为企业提高效率和创新的主体,并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则需要认真的研究和分析。

 

一、企业增长来源

 

人们知道,从GDP核算角度来看,经济增长主要是来自于企业增加值的增长。而企业增加值的增长,一般来说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新设立的企业带来的增加值,另一个是已有企业产出的增加。而已有企业产出的增加,意味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因此,经济的增长总体而言是取决于企业产出规模的扩大。

 

那么,如何使企业产出规模扩大,或使大企业变得更大?人们认为有两种情况,即新设企业和小企业变大,以及大企业变得更大。在经济起飞的早期阶段,国家扶持的大企业,在实现经济起飞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大量实例也表明,经过市场优胜劣汰机制而成长起来的较大规模的企业,在升级转型、竞争力方面的作用会更加凸显。而有些以人为合并的大企业,在这个时期很容易丧失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而另外一些完全市场化经营的中小企业,在活跃市场、增加就业和民众收入、促进市场化经济增长方面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思考经济增长是否一定依靠大规模的企业来推动。

 

比如,经有关部门的实证研究说明,1983年—2003年中国的29个省以中小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为代表,对于中国当时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具体来说,每当劳动力市场的自我雇佣比例增加一个单位,GDP的年增速将提高1.32.7个百分点。

 

另外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南沿海地区的私营、个体经济像雨后春笋般地大量涌现,尽管被很多人认为是“低端”“一哄而上”,但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另外,在工业化的初期可以进行多样化的工业品制造,当进入中等收入之后,市场需求的空缺性缩小,对多样化制造的工业品制造形成制约,所以更高程度的专业化就会越来越重要。因此,专业化程度高也是企业提高规模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

 

还有,我们从直观上来看,企业规模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紧密的联系。譬如,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并未增加、质量并未提高,只是因为人为的价格大幅度上涨造成营业收入和利润大幅度增加,这并不构成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增长。

 

而让人们思考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单个企业的规模是否像以前那样具有重要性。应该说,从过去多年来看,许多技术都曾对产业组织和企业结构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如电报、电话出现的时候,其革命性意义并不亚于互联网。而从现实来看,尽管企业之间的合作、联盟有着更加多样的形式和内容,尽管平台化、生态化的商业发展模式有着更大的吸引力和话语权,尽管企业内部的流程和企业之间的边界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但是单个企业的规模仍然是市场力量的基础,这一点并没有改变。单从对业务的实际控制和合并报表的角度来看,单个企业规模的重要性不但没有降低,反而还在增强。当然,规模较大企业究竟是否比规模较小企业更能促进一个经济体增长,这也不能一概而论,而是与价格、产品质量、服务和专业化程度等诸多因素有关。这些还需要更多的实例分析,获得更深入的认识证据。

 

二、大企业在经济增长中仍具有重要作用

 

另外,在研究企业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中,如何认识规模大的企业? 如何让大企业发挥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有几点值得思考。

 

首先,大企业形成和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大企业形成主要是靠三种方式:一是内生式成长的像德国西门子、华为等;二是靠兼并重组发展的如美国GE公司等;三是靠集成创新和互联网能力,如美国苹果公司、阿里巴巴等。但无论何种形式发展起来的大企业都有它强有力的核心专长作为支撑。

 

其次,有些企业大而不强,不仅没有经济效益增长,甚至有的严重亏损。其实,大企业的亏损可能有多种原因,有的可能是阶段性的,有的可能是经济周期带来的,也有的可能是自身结构性调整的问题,当然也可能有管理和技术创新上出了问题。但也不能因为一个大企业暂时亏损就认为它大而不强。

 

第三,我国大企业主体是国有企业,这些大企业许多都是大型上市公司,而我国大企业又以重化工业为主,这些企业目前正在结构调整中进行艰难的转型,效益出现下滑也是客观的,是阶段性的。由于这些企业是保障经济增长的根,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必须要让它大而强。

 

第四,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主要发生在大企业之间。从全球平均水平来看,一个国家的世界500强企业占该国GDP总量的比例为35%-45%。是否有一定规模的大企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实力的关键指标之一,也是能否保障一个国家经济实力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

 

第五,企业的兼并重组是企业成长的重要方式,人们经过研究,认为国外许多大企业几乎没有一家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各国也对企业兼并重组的审查有所放宽,西方正在经历第六次兼并潮,许多巨无霸企业也进行了合并。因此,企业的兼并重组仍是增大企业规模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第六,大企业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引擎,一个大型制造企业,在物流、后勤、小配件供应、远程客户服务等方面,都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乃至微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规模的增加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的效益也影响整个社会经济效益的增长。

 

第七,从历史上看,大企业一直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工业的大量持续性创新仍由大企业承担,神州飞船、高铁、核电等技术都是大企业创造的。创新需要基础和实力,生产大飞机、研发航空发动机、冶炼特种钢材还要由大企业完成。创新既要有大企业顶天立地,也要有中小企业铺天盖地。

 

第八,长期以来,企业数量与规模一直是产业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中国31个省级区域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探讨分析了企业数量、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企业数量的增长对区域产出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呈现时序递增趋势。研究还发现,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企业数量对经济的影响存在差异,越是发达地区,企业数量对产出的弹性越强,所以,经济发达的地区,更应当重视企业与产业的培育,企业做大与做强同等重要。

 

第九,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企业规模不可能无限扩大,有一些大企业会适时进行分拆。分拆出来的那些企业,如果独立运营后还能继续成长,也有机会成为大企业。也有一些企业的规模膨胀到了足够大的时候,就患上了严重的大企业病,如果难以拯救,就会破产,从而退出大企业群体,但是这种退出对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持续增长反而有好处。

 

第十,为什么有些企业能由小变大、有些企业能由大变得更大,而其他企业却做不到。从经验上来看,在市场经济中,能够变得更大的企业,就是竞争力更强的企业。当然,所谓竞争力更强,并不仅仅是指更强的技术研发和应用能力,也包括更强的成本压缩、市场开发、生产组织、资源调动等方面的能力。从理论上来看,即使在同一产业中,由于不同企业有着不同的资源组合,所以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最佳规摸,而且不同时期可能有不同的最佳规模,一些研究成果显示,企业规模差异实际上是来自于企业异质性。

 

第十一,用国际贸易来表征企业的竞争力,可能是比较正确的。因为国际贸易一般而言比国内贸易需要更强的能力,国际贸易不但需要企业盈利能力覆盖远距离运输成本,还要应对陌生人际网络、政商关系导致的产品适宜性改进成本、销售成本、合约成本等等,以及要应对各种不确定性。而经济增长的本质,其实也就是贸易的增长。研究发现,全球性活动企业具有更高的生产率,而且企业的生产率越高则从事的全球性活动的复杂性越高、企业规模也越大,经济效益和增长也越高。

 

      总之,中国企业发展的经验数据说明,投入期与成长期的企业更重视量的扩张;而对进入成熟期与衰退期的企业,深入挖掘其规模经济效应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与盈利水平。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企业数量的增加,可以推动企业产出的增长,也推动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