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历史 > 阅读信息
曹征路 : 湘江之战,意味着血泪也意味着新生——重访革命史之二十六
点击:  作者:曹征路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18-05-25 16:00:04

 

 1.webp.jpg


湘江之战,意味着血泪也意味着新生

——重访革命史,解读现代性(二十六)

曹征路

 

  广西兴安,两次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地方,两次都和战争有关。

 

  一次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令在兴安境内湘江与漓江之间修建一条人工运河,运载粮饷。到了公元前214年,灵渠凿成,秦始皇迅速统一岭南。当时只是要把军粮运到前线,让军士吃饱肚子好打仗,想出了这么一个绝招。可是灵渠的出现,打通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使中华民族的国家版图直抵海疆,还顺便创造了人工水利建筑史上的技术奇观。

 

  另一次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就是距离灵渠不远的界首渡口,红军“湘江战役”中央纵队过江的地方,当年的指挥部今天还在。红一、三军团为了掩护中央纵队过江,进行了甬道式阻击,战斗之惨烈,牺牲之巨大已经有很多描述。当地还有“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说法。

 

1.webp (1).jpg

 

  党史专家往往把遵义会议当作一个历史转折点。但在我看来,真正让中共新生的恰恰是这次不堪回首的湘江之战。


  遵义会议只是一个形式,在程序上完成了新老三人团的交接。过了湘江以后,实际上中央层面有一系列的会议在行军途中召开,围绕在遵义会议前后形成了一个组合,共同完成了毛泽东对红军指挥权的确认。这次确认是红军经过多次反复,多次胜利与失败的检验,全体指战员共同得出的结论。所以它是一次痛苦的分娩,它意味着血泪也意味着新生,此后又经过十五年奋斗,这个东方巨人终于站立起来。


  让毛泽东重新回到领导岗位上来,实际上意味着一批人要承认错误。


  也有党史专家曾经怀疑遵义会议是否存在过,理由是会议没有留下任何记录能够证明这件事。现存的唯一证据是共产国际归还的一批档案中,有陈云去莫斯科写的汇报提纲。然而文字记载不过是文人们看重的材料,他们有着根深蒂固的法统道统观念。真实的历史过程在那样前有险阻后有追兵的条件下,一个重大决定往往就是举个手、几句话,或者交流一下眼神。

 

  几个重要领导人中,周恩来本是执行者不是决策者,当时张闻天已经公开批评博古了,王稼祥和任弼时已经在过湘江时与毛泽东有过多次交流,军事干部基本上都是站在毛泽东一边,李德早就目光闪烁抬不起头来,所以关键人物只有博古一个。

 

  从逻辑上看,过湘江以后博古一直被自责与无奈的情绪折磨着。他不是共产党的敌人,主观上不是想把事情办坏,仅仅因为年轻幼稚,过度依赖王明和背后的共产国际,在如此惨痛的现实面前早就六神无主了。

 

  以前,每逢做出重大决定都需要发电报向共产国际请示。当时在苏区只有小功率电台,把电报内容发给隐蔽在上海的大功率电台,由上海电台收发转送来自国外的指示,这个过程一般需要三到五天。

 

  可历史偏偏这时候跟博古开了个玩笑:上海的两部电台均被敌人破获,报务人员先后叛变,连隐藏在苏区还没来得及启用的大功率电台也供了出去。所以,红军离开苏区时已经联系不上共产国际了。

 

1.webp (2).jpg

 

  这次与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客观上为中共的独立自主赢得了条件。中革军委最后确定转移的时间,是得到了蒋介石的“铁桶计划”几天内仓促做出的。一个叫项与年的同志,因为无法通过敌人的岗哨,在路上用石块砸掉自己的四颗牙齿,化妆成两腮肿胀的乞丐才把情报送到苏区。

 

  在几万红军生死攸关的时刻,博古还能怎么决策?还有底气一意孤行下去吗?有没有会议记录还重要吗?

 

  博古的侄子秦福铨在《博古和毛泽东》一书中谈及长征出发前的情况时说,

 

  博古是决定轻装上路的,将机关人员分散到各军团,并尽量减少辎重物质。但这一意见遭到毛泽东、张闻天的反对,结果只好抬着“二顶轿子”走路,延误了过湘江的时间,造成湘江之战的重大损失。

 

  该书提到一个细节,说博古对毛泽东等“小三人团”的阻扰十分气恼,拔出枪喊道:“我恨不得把他们一个个枪毙了。”后来伍修权劝阻才把枪收起,仍恨恨地说:“总有一天我会跟他们算这笔账的。”

 

  这一说法显然是无稽之谈,毛泽东在转移初期还没有发言权,自身能不能参加随队转移尚在两可之间,何况湘江之战是突破几道封锁线之后的事,如果想扔掉“轿子”早就该扔了。

 

1.webp (3).jpg

 

  但博古确实拔过枪。据聂荣臻回忆:

 

  1934年12月86000多人的中央红军在过完湘江后只剩下不到30000人。作为时任中央总负责人的博古痛心疾首并且情绪一落千丈。

 

  在过湘江的行军路上,他拿着一支手枪不断朝自己比划,被聂荣臻看见,上前劝阻说:“这不是闹着玩的!越在困难的时候,作为领导人越要冷静,要敢于负责”。

 

  经聂荣臻劝说后,博古稍稍冷静下来。

 

  这个说法就比较符合博古当时的心态,也符合他此后的工作表现和做出的贡献。

 

  谁都不是神仙,不可能不犯错误,关键是怎么对待错误。毛泽东也说自己打过败仗,遵义会议后的“土城战役”就是他指挥的败仗。

 

  真实的历史是,红军在湘江战役受到重创后,周恩来主持召开的通道会议、黎平会议和猴场会议,都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这个时候毛泽东实际上已经开始参与了中央决策,可视为他在遵义会议上进入中央常委的前奏。

 

1.webp (4).jpg

 

  对改组中央领导核心产生很大影响的,还有两次重要谈话。

 

  一次是遵义会议前的张闻天与王稼祥的“橘谈”。黎平会议后军委纵队到达黄平老城东门内橘林休息时,张闻天和王稼祥交流看法,说:

 

  毛泽东同志打仗有办法,比我们有办法,我们是领导不了啦,还是要毛泽东同志出来。

 

  随后这个信息在高级将领中传开,大家都赞成毛泽东出来指挥。这为毛泽东进入中央常委作了舆论准备。

 

  另一次是遵义会议后的“周博长谈”。遵义会议上严厉批评博古,推举毛泽东参与中央核心领导,这是博古未曾想到的。对此,他一直想不通。在红军一渡赤水到达“鸡鸣三省”村子进一步改组中央时,周恩来同他有一次长谈。周恩来的谈话推心置腹,大意是:

 

  我们党必须找一个熟悉农村革命的人当统帅。我虽然长期做军事工作,但我有自知之明。你虽然有才华,但不懂军事,很难领兵打仗。你和我都是做具体业务的人,不合适做领袖,当统帅。

 

  毛泽东擅长农民运动,经过井冈山斗争,总结出打游击战、运动战的经验,很适合驾驭目前的战争,是一个很有智慧的帅才。

 

1.webp (5).jpg

 

  宁都会议后,他离开了军队,但红一方面军不能没有他。从长征开始,我就在想办法让他尽快回到军事领导岗位。我深信,以他的才能,一定能率领红军走出困境。所以在遵义会议上我力主他进入政治局常委,参与军事领导。

 

  你的讲话不检讨军事路线错误,遭致很多人不满,是因为大家憋了一肚子话要说。对毛泽东,要看大处,希望你能抛弃前嫌,同心同德,一切为了打败蒋介石这个大局。

 

  这一席谈话,使博古解开了思想疙瘩,服从革命事业的需要,顺利实现了史称的“博洛交权”。周恩来对博古说:

 

  “谁做书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掌军权,谁来领导打好仗,只有在战争中不断得到军队拥护的人,才能真正成为党的领袖。遵义会议后,毛泽东起到了这个作用。”

 

  站在灵渠北望,便是老山界,红军翻过去,又进入一个新境界。尽管以后还有围追堵截,还有雪山草地,还有九死一生的艰难,毕竟共产党又重新找回了现代性。

 

1.webp (6).jpg

 

  1935年10月1日,共产党在《救国时报》上发表《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回应了当时中国最迫切最能反映民心的时代要求,把民族大义放到党的历史担当上来,重新站上了道义制高点。

 

毛泽东说,没有这个长征,人是教育不过来的,经历了长征你才会知道路线错误的痛苦,你才知道没有根据地的痛苦。后来他又进一步总结说:

 

“一个重要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中共的现代性正是这种多次反复的结果。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相关阅读:

曹征路 |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责任应该由李德承担吗?——重访革命史之二十五

曹征路 | “只要有毛泽东,我们总会有希望”——重访革命史之二十四

曹征路:没有谁比毛泽东更懂经济工作——重访革命史之二十三

曹征路:干部不能小心谨慎,群众就会提心吊胆——重访革命史之二十二

曹征路:苏区“查田运动”的前因后果——重访革命史之二十一

曹征路:如何建立人民民主的苏维埃政权?——重访革命史之二十

曹征路 | 毛主席如何面对人生逆境——重访革命史之十九

曹征路 |  “山沟里的马列主义”处于下风的时期——重访革命史之十八

曹征路:权力,为多数人还是为少数人?—— 重访革命史之十七

曹征路 | 重访革命史之十六:革命为了谁?——毛泽东的现代性回答

曹征路 | 重访革命史之十五:革命现代性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曹征路 | 重访革命史之十四:共产党集体选择了毛泽东

曹征路 | 重访革命史之十三:革命是一座大熔炉

曹征路 | 重访革命史之十二:井冈山的经济斗争

曹征路 | 重访革命史之十一:平等——井冈山的核心价值

曹征路 | 重访革命史之十: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曹征路 | 重访革命史之九:毛泽东的现代性代表了历史进步最本质最前瞻的要求

曹征路 | 重访革命史之八:古田会议决议永放光芒

曹征路 | 重访革命史之七:真实的“朱毛之争”

曹征路 | 重访革命史之六:当投机分子开始混入党内

曹征路 | 重访革命史之五:1928年,八角楼的灯光还摇曳不定

曹征路 | 重访革命史之四 :精英路线还是群众路线?毛泽东显然选择了后者

曹征路 | 重访革命史之三 : 毛主席改变中国军队的现代性方案——三湾改编

曹征路 | 重访革命史之二:1927年——糟得很还是好

曹征路 | 重访革命史之一 : 三洲田和罗生大屋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